首页» 学生风采» 学生活动» 学生活动
学生活动
资助政策宣讲|我院邀请学院老师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防诈骗及资助政策宣讲活动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4-08-27

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,诈骗手段日益翻新,花样层出不穷。大学新生刚踏入校园,由于缺乏社会经验,往往成为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。为了提高新生的防诈骗意识,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各类诈骗行为,确保他们的财产安全,8月27日,我院于聊城大学东校区2#212举办新生开学防诈骗教育活动。

  首先老师向新生讲解了常见骗术,包括1.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贷款平台,伪装客服人员,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,以“校园贷的额度要清零、注销,不注销将会影响征信”为由,或以购买高档物品作为幌子,诱使学生借钱。很多校园贷所谓的“低利率”“免利息”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,最后会利滚利欠下巨债。2.一些骗子会申请一些“某某大学2024级新生群”、“某某学院2024级新生群”这类的微信、QQ群,这样的山寨“新生群”,有些甚至是由部分商家、培训机构注册。一般会设置5分钟的禁言时间,以“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群”为理由。对入群的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,也会传递许多不实信息,由于收费金额比较少,很多学生并不会往诈骗方面去想,容易降低警惕。3.在新生开学期间,自称“学长”“学姐”的进入寝室,向学生推荐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产品。如:推销电话卡(没有售后保证,骗取身份证等等重要信息);推销生活用品(假冒伪劣产品);忽悠新生买“打折”辅导资料、健身卡等。这些产品多半都存在质量问题,一旦售出就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。同时也要及时将这些行为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。4.刷单,一般是由卖家提供购买费用,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,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。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,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,并以“零投入无风险”、“日清日结”等方式引诱大学生刷单。在做成几单小额业务后,诈骗分子将本金和佣金及时返还,骗取当事人信任,随后提高刷单金额,再以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。有的诈骗分子冒充中介或公司发布虚假招聘用人启示,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“保证金”和“介绍费”,当学生按照要求支付款项后,便再也联系不上了。接着又讲解了一些防骗技巧,包括1.同学们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,不随意泄露;妥善保管身份证、银行卡,坚决不将身份证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;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,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,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。在校园生活中不攀比、不盲目,三思而后行,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。2.一旦出现收费等事宜,学生和家长都务必要从学校公布的官方途径了解,或直接和辅导员、班主任等取得联系,多方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,切勿轻信他人、随意点击不明网络链接,避免上当受骗。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,可以直接报警。3.在此提醒同学们,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,购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商场购买,如若需要办理电话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。4.大学生想做兼职勤工俭学时,一定要认真甄别相关信息,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,一切先垫资、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,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。通过中介找寻兼职时,需核查中介的资质,正规的中介机构都有《职业介绍许可证》和营业执照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切勿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以身试法,付出无法挽回的惨痛代价。

  总之,防诈骗教育对于新生来说至关重要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新生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