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» 学生风采» 学风建设» 学风建设
学风建设
青春榜样|聊城大学2024年五四红旗团支部风采展——2023级3班团支部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5-05-13

  胸怀家国担使命,共绘青春奋进图。聊城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2023级3班团支部组建于2023年9月,由40名成员组成。团支部现有共青团员27人,入党积极分子7人。团支部深化“一主三辅五基点”建设格局,即以“班团融合共治”为核心引擎,以“学风筑基、科创突围、志愿深耕”为驱动之翼,以“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”为育人坐标,形成“五育融合育全人,多维赋能塑英才”的特色发展模式。班内凝聚力与向心力持续 攀升,学习氛围日益浓厚。

  筑牢信仰之基,补足精神之钙。班级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“党团共建矩阵”和“青年大学习” 为载体,紧扣时代脉搏,全年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8次,完善“周例会+月总结”机制,制定《团支部工作规范十条》,明确委员职责与团员发展流程。构建“支部领航—党员导学—团小组研讨—全员践悟”的立体化学习网络,真正做到团员与群众时刻参与。

  以学为舟济沧海,以勤为径攀书山。班级秉持“学风筑基、榜样领航”理念,构建“教师引领—学优帮扶—寝室互助”三级进阶体系,打造“日打卡、周分享、月评比”学习生态链。通过以上努力,班级挂科率不断降低,并且专业核心课优秀率不断提升。英语四级通过率达60%。2023-2024学年,3人稳居专业前10%;获本科生一等奖学金1人、二等奖学金3人、真正实现“优者领跑、全员奋进”的学风共振效应。

  以“创”激活力,以“研”强根基。班级深度融入学校“教学 科研-竞赛-孵化”四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链,依托学院“本科生分配导师培养机制”,多名同学均在实验室中取得成果。辐射带动班级85%成员加入导师科研团队,通过“课题进实验室、成果进赛事、项目进平台”的递进模式,深化专业认知与创新能力融合。目前,班级成员陈艳茹已获得聊城大学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,刘卓群同学参与的“花知棠”项目 同样取得该竞赛二等奖。真正实现“实验室蓄能、竞赛场突围、市场中扎根”的良性循环。

  团支部始终以思想引领为核心、实践育人为抓手,全年围绕红色教育、文化传承、社区服务、组织建设等领域开展系列活动,形成“月月有主题、件件见实效”的生动局面,班级组建了药缬芬芳志愿服务队。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,其中班级与聊城市东昌府区湖西社区、平安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20余次;定期组织慰问演出与健康讲座,惠及老年群体超400人次。团支部以“思想铸魂、实践育人”为主线,形成“红色教育树信仰、中医药文化显特色、社区服务暖民心”的品牌矩阵。通过制度化建设与创新化实践,为青年成长注入强劲动能。

  在志愿奉献中锤炼品格,在基层服务中践行初心。为深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、强化实践育人成效,团支部动员同学利用寒暑假参加“返家乡”“青鸟计划”挂职锻炼,截止目前班级共有12名同学,多名同学获得优秀实习生等称号。真正以青春热血浇灌民生沃土。

  团支部注重支部成员的理论学习,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支部成员的政治素养。例如,组织团支部成员开展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”主题团日活动,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通过小组讨论、心得分享等形式,增强团支部成员对党的理论的理解。此外,团支部还通过“青年讲堂”活动,邀请团支部成员分享学习心得,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成果。

  立于时代交汇处,团支部40名学子誓以艰难困苦锻造过硬能力,誓以忠诚信念践行责任担当,誓以奋斗之姿擘画盛世图景,始终坚守信仰,深耕学识,锐意革新,躬身力行,知行合一,在复兴的征途上勇毅前行。

  (审核:郑嘉会)